摘要: 由于礦石粒徑配比、表面粗糙度、密度等性質差異,筑堆過程中堆內極易出現礦石顆粒偏析現象.細粒層是導致礦石表面受侵蝕程度不均的關鍵因素,其嚴重制約了銅礦資源的高效浸取.為探究細粒層對礦石浸出效果、表面形貌及鈍化現象的影響,選取粗顆粒礦石(4 mm < d < 6 mm)與細顆粒礦石(2 mm < d < 4 mm),開展不同細粒層位置下次生硫化銅礦微生物浸出實驗.結合CT掃描與冷場電鏡掃描技術等分析手段,從宏、細、微觀多層面,探究不同細粒層位置下礦石宏觀浸出規律,細觀礦石團聚結塊,微觀表面形貌特征與鈍化.結果表明:細粒層導致銅浸出率普遍降低,均低于無細粒層、均勻粗顆粒介質的實驗組;不同礦堆位置處細粒層對浸出效果影響不同,細粒層位于頂部的實驗組銅浸出效果最優,浸礦60 d銅浸出率達71.3%;同一細粒層不同位置處礦石表面孔裂結構演化程度不一;浸礦60 d后,銅浸出率趨于峰值,礦石團聚結塊與鈍化現象顯著,礦石表面形成以黃鉀鐵礬、多硫化物、胞外多聚物、硫膜為主的鈍化物質層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