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在鐵基粉末冶金材料中,為了獲得強韌化效果,磷已被作為添加元素之一。本研究利用俄歇能譜、掃描電鏡及能譜儀等研究了含0.6%磷的Fe-P-C-Cu-Mo合金中磷的分布及其對性能的影響。發現在1080℃~1200℃燒結,磷在晶界的濃度高于其在晶內的濃度。在此溫度范圍內,燒結溫度越低,磷在晶界的偏聚程度越高。當燒結后的合金中含有大量的鐵素體時,磷的這種偏聚狀態對合金沖擊韌性的影響被合金組織的影響所掩蓋。在1080℃~1240℃燒結的合金斷口均為穿晶斷裂。此外還觀察到回火后磷的分布對合金斷裂方式及機械性能影響很大。合金淬火后在200℃回火,固溶在基體中的鉬具有抑制磷向晶界偏聚的作用,合金斷口表現為穿晶斷裂;在400℃回火,由于鉬形成了碳化鉬(Mo2C),失去了抑制磷偏聚的作用,這時磷主要偏聚在晶界,造成合金沿晶斷裂,沖擊韌性下降;在600℃回火,由于溫度較高,減少了磷向晶界偏聚的趨勢,并有利于磷作長程擴散,此時磷主要偏聚在孔隙表面,使合金具有較高的沖擊韌性,合金斷口呈韌窩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