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用分截面組合測力輥測量了無潤滑、無張力條件下冷軋合金鋁帶的法向應力p與切向應力τ。試驗結果表明按比值τ/p定義的"摩擦系數"f的值與分布形態不僅取決于軋輥軋件的接觸表面條件,還與塑性變形的條件(如l/$\bar h$、ε等)有關。在其他條件不變時,f、fmax、f值隨l/$\bar h$增加而增大。
為了深入認識影響f變化的原因,引入了界面摩擦水平f*。f與f*之差反映了變形幾何條件等因素的影響。
沿接觸弧上f的分布具有由入、出口的較高值下降到中性點為零的總趨勢,而且下降的速率是變化的。一般具有"快速下降——平緩變化——快速下降"的形式,其中平緩變化段隨l/$\bar h$增加而增大。
在統計分析試驗結果的基礎上給出了接觸弧上f分布的模型,將它用于壓力分布與軋制力的計算,可以提高計算精度,使理論更加嚴密。
軋件與軋輥接觸界面上的正應力p、切向摩擦力τ以及摩擦系數f(由f=τ/p所定義)的分布規律是重要的邊界條件。在冷軋薄板的條件下,由于變形一般比較均勻,數學力學的初等解析解的假設條件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,這時所取用的邊界條件對軋制壓力P、應力狀態系數n;以及前滑Sh等項理論解的精度有很大的影響。
盡管已經進行了很多關于邊界條件的研究工作,但關于界面上摩擦規律的認識還不很清楚。因此迄今為止的理淪計算仍基于一些簡化的邊界條件假設上,使計算的結果與實際的偏離較大。
本工作的重點是對冷帶軋制接觸界面上的摩擦規律作一些探討。